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儿童安全力教育专项基金联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共同发起的“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于暑假期间在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湖南株洲、江西九江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四场培训共吸引了400 余名志愿者参与。他们奔赴各地街道社区、少年宫、爱心托管班、留守儿童陪护基地等场所,向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和宣讲,全面提升儿童和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守护孩子们过一个平安假期,真正成为他们身边的“安全陪伴者”。
培训邀请了儿童安全教育领域的专家参与授课,专家们不仅就专业领域的常识做了分享,更是耐心地传递授课经验,结合课程,教会志愿者们如何使用课件和教具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安全知识宣讲。“讲课的效果取决于听众,那么当你们给孩子们授课时,他们的接受程度就是你们的成果。”张咏梅老师如是说。
在溺水预防教育上,张老师认为:讲溺水不能单纯讲溺水,你需要教孩子从识别水环境开始。江河湖海和泳池的水环境各有特点,只有识别风险,才有可能避免主动靠近。她强调:造成中国儿童集体性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手拉手盲目施救,与其警告孩子不能下水救人,不如告诉他们正确的施救方法:求助大人和用工具施救,始终是要牢记的第一要点。
祝薇老师以及武汉明星交警张慧老师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儿童交通安全事故的特点,比如儿童步行交通死亡人数多、停车区域等场所安全隐患大等,并梳理总结了儿童过马路时猛跑、横冲直撞或忽然折返、乘车时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等多个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希望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树立“小细节 大安全”的安全理念,远离交通事故伤害。
接受培训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此次的培训将安全知识点细化到行为习惯上,充分践行了知行合一原则。这样的课程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他们也更有信心做好陪伴,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轻松、健康的假期生活。
暑假期间,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和滚烫的热情,走到孩子们中间,将溺水和交通安全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传递。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儿童安全力教育专项基金发起人张咏梅说:“希望项目以燎原之势,辐射全国更多地区。这也是我们项目的初衷,好的课程需要结合更多优质资源和平台,用志愿服务的精神力量发扬光大,真正成为孩子们生命的守护者。儿童安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