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金 本
新闻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分解成若干个小题目来讨论。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嗅觉灵敏“新闻鼻”。这个题目,分为两个问题来讨论:一个是“什么是‘新闻鼻’?”另一个是“怎样培育‘新闻鼻’?”
一、什么是“新闻鼻”?
用新闻学中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
第一个事例:
1964年10月15日,前苏联赫鲁晓夫下台。这一消息,前苏联的通讯社是在第二天的晚上8点30分公布的。在此之前,绝对保密。但是,法国的记者却早在当天下午6点55分的第一时间就报道了这个消息,比前苏联的通讯社早了25小时35分钟。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一个外国记者怎么能比当事国的通讯社还提早发出消息呢?他是这么得知这个消息的呢?原来,15日之前,这位法国记者就听说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有可能发生变化,他就十分警觉。15日这天,他发现一天之内,在前苏联接连发生了三个重大的“异常现象”:一个是赫鲁晓夫必须出席的记者招待会而没有出席;一个是当天的苏联《真理报》上赫鲁晓夫的名字不见了;另一个是当天必定要出版的苏联党的机关报《消息报》竟然没有出报。这位法国记者敏锐地嗅到了这些变动,根据这些异常的现象,他断定:赫鲁晓夫出了大事情。
我们说,这位法国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他具有“新闻鼻”。
第二个事例: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了剧场,发现剧场的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场演出,因故取消。这位记者便空手而归,回家睡觉去了。半夜,睡梦中他突然接到总编辑的电话。电话里,总编辑对他大吼:“你怎么搞的!你采访的女演员的消息在哪里?你快起来看看,人家的报纸都登出了消息啦:女演员自杀了!”
同样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的同样是“因故取消”,《纽约时报》的记者没有嗅出什么新闻,而别家报纸的记者却嗅到了“女演员自杀”。
我们说,《纽约时报》这位记者没有“新闻敏感”,他不具有“新闻鼻”;而别家报纸的记者有“新闻敏感”,具有“新闻鼻”。
上面讲的是外国的大记者具有新闻鼻的例子,我们的通讯员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有。
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位通讯员,发现一名小学生急急忙忙地往铁路运销科值班室奔跑,连鞋都跑掉了一只。他想,这名小学生为什么跑得这样急?一定有非常的紧急的事情。于是,他随后追到了值班室。一了解,原来是这名小学生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突然发现铁路的一根钢轨发生了断裂。他意识到可能会有事故发生,便立即跑去向值班室报告。根据报告,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措施,使列车避免了重大颠覆事故的发生。这位通讯员根据此事写了一篇报道《小学生挽救大事故》。由于这篇报道,这名小学生获得了“铁道安全小卫士”称号。
这位通讯员具有新闻敏感,他具有“新闻鼻”。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答案:“新闻鼻”就是“新闻敏感”。报纸的通讯员,必须具有“新闻鼻”。
二、怎样培育“新闻鼻”?
“新闻鼻”不是天生的,是培育而来的。怎样培育呢?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哪两个方面?我们把“新闻鼻”拆开来说,就是“新闻”和“鼻”。
第一方面,弄清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定义是:最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里,有三个要素:最新发生;重要事实;报道。
要识别新闻,就要掌握新闻四原则。什么是新闻四原则?
第一是“及时性原则”。
读者需要阅读历史,因为通过历史可以认识今天;读者更需要阅读新闻,因为通过新闻可以更直接地认识今天。
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新闻是明日的历史。新闻与历史的区别,就在于时间。所以,新闻必须做到及时。
那么,“及时性”的含义是什么呢?
“及时性”的确切含义是:新闻事实的变动是新近发生的。
新闻事实的变动,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渐进性的,都与变动紧密相关。最新的变动,构成了新闻的根据。所以,更确切地说,新闻的“及时性”指的是:新闻根据一旦成立,迅速予以报道。
举例说明:
《中国少年报.都市版》刊登过一篇新闻《小小爱心圆艾滋女孩上学梦》。
艾滋女孩夏青的事情,该报早在2001年12月4日就报道了。报道之后,引发了全国小朋友关心帮助小夏青上学的行动。这件事情的变动是一个过程,是渐进性的。那么,怎样继续来报道这件事情呢?记者准确地挖掘到了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显著的变动,那就是2002年2月27日,小夏青走进设在医院里的“特别教室”,上了第一堂语文课这样的事件。记者及时采写了这篇报道,编辑及时编发了这篇报道。这件事发生在2月27日,3月5日就见报了。《中国少年报.都市版》是周报,作为周报,能够这样“及时”,实在是不容易了。
“及时性原则”可以概括成一个字:快。
第二是“新意性原则”。
“新意性”的含义是什么?是指已知事物或现象的新的组合、新的发展。
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其中有些方面的内容是人们已经知晓的,但其中还包含着人们尚不知晓或不确切知晓的。“新意”,就是要挖掘那些人们尚不知晓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
《中国少年报》刊登过一篇新闻《有多少课桌椅不合格?》。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式的新闻,报道了某学校课桌椅不合格的两种现象:一是高个子使用矮桌椅;一是变正常桌椅为窄桌椅。
当时,课桌椅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长期存在的、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但是,过去人们经常谈论的是农村学校的“土台课桌椅”现象,是一些学校课桌椅破烂的现象。这些现象已经为人们所知晓了。哪里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课桌椅的问题已经出现了新的人们尚不知晓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这就是:孩子在长而课桌椅不长的问题;这就是:由于教室里学生超员而将课桌椅改窄的问题。该篇新闻就是抓住了这个已知事物的新的组合、新的发展,使报道产生了鲜明的“新意”。
“新意性原则”可以概括成一个字:新。
第三是“重要性原则”。
读者需要新闻,主要是为了在应付环境和改造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作出这种选择,并不需要去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只需要去了解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所以,这就要求新闻事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重要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
什么是“重要性”?就是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涉及的人员越广泛,涉及的程度越深刻,重要性就越显著。
如何判断新闻事实的重要与否?
首先,要把事件与生活中的矛盾结合起来考察。事件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重要的。
其次,要考虑新闻五要素中的特殊构成。特殊的人物、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事件、特殊的原因,任何一个因素的特殊构成,都能产生重要性。
《中国少年报》2016年3月23日版刊登了一篇通讯员王利华、胡剑萍写的报道《小创客和机器人的故事》。内容是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一小“小创客社团”的故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机器人事业的情况下,少年儿童应当怎样做?《小创客》这篇报道就显得十分重要。
“重要”与“大小”无关。少代会召开,是大事,当然重要;而日常生活中关乎少年儿童成长的、为他们所关注的“小事”,也同样重要。
“重要性原则”可以概括成一个字:重。
第四是“接近性原则”。
“接近性”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让报道尽量接近读者的心理,尽量缩短之间的距离。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新闻价值具有重要影响。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什么呢?一是地理距离,二是心理距离。全国性的报纸,应当注意新闻事件地点的广泛性,这样会使各地的读者都感到有较近的距离。但是,即使这样,要对各地的读者都做到“接近”,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应当在“心理距离”的缩短上多做努力。就是说要让新闻与读者在心理上更贴近,从而更“接近”他们。
《中国少年报》2013年12月4日刊登了本报记者张可的报道《该不该给乞丐钱?》内容是北京人大附小的一次讨论会。当前,全社会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向上向善;另一方面,社会上行骗的行为也在花样翻新,愈加严重。这种情况下,应当怎样对待行乞的行为,小学生的确感到惶惑。《该不该》这篇报道及时地阐明了观点,具有很强的“接近性”。因而会引起共鸣。
“接近性原则”可以概括成一个字:近。
新闻四原则可以简化成四个字:快、新、重、近。掌握了新闻四原则,就有了衡量新闻的尺度,就能在诸多的信息中鉴别出哪些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就能有目标地去采写新闻。
第二方面,强化自己的“鼻”(嗅觉),即增强“敏感”。
增强“敏感”,就是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事件的初步显露。就是说,它是新闻事件的苗头。抓住苗头,顺藤摸瓜,就能捕捉到新闻。
怎样发现新闻线索呢?
第一是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
举例说明:
某市“六一”儿童节要召开“优秀少先队员表彰大会”,事前发出了预告。一位通讯员想报道这次大会。怎样报道?一般的做法是,亲自去参加大会,按照新闻五要素把大会的过程写下来,就可以了。这位通讯员觉得,如果只是写成一个会议消息,成不了高质量的新闻。
于是,他便努力去发现新闻线索,寻找苗头。他阅读了所有受表彰队员的名单和每一个人的事迹材料。
名单中有一个名字“景达”,事迹材料中有一句话“有困难找景达”。他想,当时社会上正流行一句话“有困难找警察”,那么这个少先队员景达一定有故事。于是对景达做了深入的采访,结果了解到景达许多动人的事迹,他确实是一个帮助别人的“热心人”。这位通讯员写出了一篇生动的报道,标题就是“有困难找景达”,被报纸很快发表出来。
这篇报道的新闻线索就是从重要事情的预告中得来的。
第二是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位通讯员听到两个同学在一起议论。一个说:“哎,你听说了吗?五(1)班的王超昨天晚上被派出所叫去了。”另一个说:“没听说啊!还有这事呀!”这两句议论,引起了这位通讯员的注意。她想:这两句话后面一定有新闻。于是,她顺着这两句议论追下去,找到知道这件是的同学,找到了派出所,又找到了王超本人。经过一番采访,原来是王超检举了一个偷窃居民楼内消防器材的盗窃份子,为社会治安做了一件大好事。事后,写了一篇很好的新闻报道《他走进了派出所》。
第二个例子:一天,一位通讯员听到一个同学大声喊:“噢,‘小偷公司’破产了啰!”他立刻警觉起来:什么“小偷公司”?怎么“破产”了?于是,他就紧追不放进行采访,结果了解到是这么回事:六(1)班里有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摆阔气,常常到餐馆里吃喝,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开始跟家长要钱,慢慢发展到偷偷拿家里的钱,被大家称为“小偷公司”。后来,班里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活动。活动中,这几个同学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彻底该掉了坏毛病。根据采访,通讯员写出了一篇很动人的报道《“小偷公司”破产了》。
在以上的两个例子中,《他走进了派出所》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小偷公司”破产了》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它们都是来自“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可见,能够引起人们议论的事情,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又是尚未被大家完全了解的事情,那么这种议论中一定会有新闻线索。
第三是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举例说明:
一天,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了,进教室时裤子上撕了一个口子,脸上也划了一道伤痕。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一位通讯员的注意。他想,这名同学从来不迟到,也从来不打闹,今天这是怎么啦?这个学生今天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有文章。课后他仔细了解,原来,上学的路上,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没有井盖的管道井里,他立即跳下去把老爷爷救了上来,自己被刮破了裤子和脸。通讯员很快写了一篇报道《他为什么迟到?》,被报纸刊用。
俗话说,事出有因。事物发生了变化,表明它有了新的发展,它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发展过程。留心这种变化,就能发现新闻线索。
第四是吃透两头。
举例说明:
《中国少年报》2013年12月18日刊登了本报记者薄寒冰的一篇报道《我给围墙穿“绿衣”》。内容是北京一名小学生姜雨辰绿化居住区围墙的事。
这篇报道,记者做到了“吃透两头”。哪两头?
一头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发展理念之中。记者对“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一定是吃透了的,否则就看不到一个小学生绿化围墙的重要意义。
另一头是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小学生能做什么呢?让他们去造一片城市防护林,是不现实的;让他们去完成绿化围墙的任务,也是做不到的。但是,去调查围墙绿化现状,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反映,却是力所能及的。记者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吃透了的,否则他采访不到这样恰当的材料。
吃透两头,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线索。
“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我们讨论了四个方法: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吃透两头。
通过这四种方法,增强我们的新闻敏感,增强新闻嗅觉,培育好“新闻鼻”。
今天,我们专题讨论了关于“新闻鼻”的问题,讨论了它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什么是‘新闻鼻’”,一个是“怎样培育‘新闻鼻’”。
童谣:
“新闻鼻”
嗅觉灵敏新闻鼻,
我们牢牢记心里,
懂新闻,善发现,
通讯报道创佳绩。
【互动环节】
一、河南商丘市第二回民小学石会宾一老师问:新闻采访的方法具体有哪些?(采访新闻)
答:
1.先了解背景材料
2.制订采访计划
3.安排好采访顺序
4.博得被采访者的好感
5.简明自然的提问
6.深挖细节和进行现场观察
7.做好采访笔记
二、浙江龙泉市实验小学吴火平老师问:怎样让文章吸引眼球?(写作新闻)
答:
1.提炼最新鲜的主题
2.选取最生动的材料
3.写出最简洁的稿件
4.适当加进自己的议论
5.做好新闻标题
(责任编辑 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