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们爱科学 > 正文

《我们爱科学》留下的烙印

2025-07-31

我是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我们爱科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只要提起《我们爱科学》杂志,我首先想到另一本书,那就是1959年10月出版的《科学家谈21世纪》。当时我正读小学,爸爸给我买来这本书,叮嘱我认真阅读。我从书中记住了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高士其等许多科学界的顶尖人物。更让我久读不厌的是郭沫若为本书亲手写的墨迹《题辞》。我推崇《题辞》并记住其中的一句话:“生在毛泽东时代的少年是幸福的,二十一世纪属于你们。你们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祝你们进一步征服自然,在向地球开战和向宇宙开战中,获得辉煌的胜利!”这句话激励了我的一生。除了内文,我还欣赏郭沫若的书法。所以当主编李伟老师初次介绍《我们爱科学》杂志时,我脱口而问“‘我们爱科学’五个字是郭沫若题写的吧”,就是因为郭沫若对我的童年有很深影响。

《我们爱科学》杂志是在《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的第二年创刊的,它诞生于党号召“向科学进军”的政策,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前一年出版《科学家谈21世纪》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落实党的好政策。

虽然我没有从事科学工作,但在少先队工作中也凸显着我“爱科学”的烙印。譬如,上世纪80年代哈雷彗星出现之时,我编辑绘画了《拖着长尾巴的星星》幻灯片,采用图文、音乐、讲故事形式为少先队员宣传,收效甚大。我还开展了揭秘科学的活动,如开展“揭秘校门前土堆之秘”活动,“揭开校园防空洞的秘密”活动。我还引导队员续写幻想接龙故事,出版了《畅游童话世界》《课桌椅夜话》《小机灵创创的故事》《水培的故事》等科幻儿童著作。同时我还撰写了体现科学理念的少先队理论文章,譬如《小题大做》《反题正做》《旧题新作》《新题敢做》等十八个创新策略。今年,我为科学特色理念学校用人工智能绘画了主题为《好奇宝贝》《幻想少年》的中国年画,助力爱科学的少先队工作。

今年是《我们爱科学》创刊65周年,作为少先队工作者的我,应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导,鼓励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树立 “科技创新、强国有我” 的志向 ,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努力成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才。

最后,我想对爱科学的孩子们说两句话:第一,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第二,科学更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束缚,思想有多远人才能走多远。希望少先队员努力争做新时代爱科学的红孩子!

(张小春祝福《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65周年)

作者介绍:张小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获全国“星星火炬”一级奖章、获全国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证书、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会员、河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