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粒米再度登上世界舞台!《盘中餐》入选2025博洛尼亚童书展“惊叹书架”

2025-03-24 01:24:49 来源: 中少图书

2025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将于3月31日—4月3日举行                                                    

日前,                       

今年的“惊叹书架”150本佳作                       

以及“展中展”150本佳作                       

已在官网惊艳亮相!                       

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优秀童书特展(BRAW Amazing Bookshelf )项目,也称为“惊叹书架”,创立于2022年。在博洛尼亚童书展期间,“惊叹书架”除展出各类别首奖与特别提名奖作品外,还邀请评委会从参评的众多书籍中精选出百余本佳作,以特展的形式呈现。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2025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BolognaRagazzi Awards的)特别奖项类别,并将在 “BRAW惊叹书架——可持续发展: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的17个目标”(Sustainability:17 goals for a better future)展览中重点呈现。该展览将展示本届特别奖项类别中150本最佳候选作品,并于2026年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

中少总社出版的《盘中餐》《总有好办法:意外的发现》,入选2025博洛尼亚童书展“惊叹书架”可持续发展专题150。而此前,《盘中餐》荣获2016年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优秀作品奖,此次再度登上世界童书舞台,获得认可。

Sustainability:

17 goals for a better future

(可持续发展:

创造更美好未来的17个目标)

本届完整获奖名单

(点击看大图)

一粒成熟的稻米,凝结着辛勤耕耘的汗水,承载了劳有所得的喜悦,浓缩了农耕文化的智慧。

而《盘中餐》作为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中的宝贵收获,也正像一粒米,味道质朴,又充满生命力,饱含着创作团队的心血,有幸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中国童书的光彩,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

让我们一起翻开《盘中餐》,跟随一粒米的生命旅程,去往如诗如画的云南元阳梯田,做一回稻米从田间抵达餐桌的旅伴,见证水稻种植的艰辛与满足。

(《总有好办法:意外的发现》为何能获得博洛尼亚童书展认可与推荐?敬请期待后续推送~)

《盘中餐》              

于虹呈 著绘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荣获2016年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优秀作品奖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

等30多个奖项

致敬农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水稻是如何从一粒粒小小的种子,长成沉甸甸的稻穗,为广袤的田野涂抹上灿烂金黄的?这其中蕴含着农耕活动怎样因时制宜、水稻怎样成长的秘密。《盘中餐》以节气为线索,描绘了水稻横跨春、夏、秋三季的生长与收获历程。翻开绘本,你就能追寻到答案——

雨水节气,农民们就准备秧田;惊蛰育种,稻种们挤在竹筐里等待发芽。

清明时节,初长成的小苗经历第一次“搬家”,住进了秧田中。到了立夏,农民们再将秧苗移栽进水田,好让它们获得更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继续分蘖、拔节、孕穗。

这样,直到秋分,谷粒渐渐饱满成熟。这时可不能忘了防范馋嘴的小麻雀来偷吃成熟的稻谷!

收获的时节,挑选一个晴天,农民全家上下一齐出动收割稻子,孩子们还能在稻田里获得大自然额外的馈赠——鲤鱼、泥鳅、黄鳝、田螺……

中华农耕文明就这样在节气流转、四季往复中,因时而动,应节而息,以天人合一的相处之道,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们在年复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迎来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走向灿烂明天。

致敬丰收          

早在一万多年前,湖南省道县境内就出现了人工栽培稻谷。在与自然界、农作物共生共存、相互适应的道路上,多彩的农耕文明就如生命力顽强的五谷植株一般,在华夏大地上扎根、生长、生生不息至今。在《盘中餐》里,土地上生长着的哈尼族地域风情,中华人民的勤劳底色光彩焕发,人们对丰收的朴实期盼跃然纸上。

稻田旁架起的木秋千,载着农人的美好愿望,祈愿荡走天灾虫祸,荡来一年的好收成。

收获季节后,哈尼族同胞在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十月年”上摆起“长街宴”,慰劳一年的辛苦,感恩大山的赐予,开始新一轮秋冬季的休养生息。

丰饶的土地孕育着多彩的收获,她从不亏待辛勤劳动的人们,而农民们最大的喜悦,就是劳有所获,连年丰收。当我们致敬丰收时,也是在向自然与人蓬勃的生命力致敬。

致敬农民          

我们都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插秧、收割这样的体力劳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农用机械取代了。可是在云南元阳这样自然条件复杂、独特的地方,最传统的耕作方式仍然发挥着作用。从开辟田地、栽种水稻到收获保存,每一个环节都传承了劳动人民数千年的智慧。

为了吃上饭,元阳的哈尼族同胞们可开辟了巨大的工程!他们在山坡上靠一道道泥土垒成的田埂,蓄积山上流下的泉水。地势高的田地蓄足了水,多余的水就从田埂上开的小沟流入地势低一级的水田里,这样一层层地流到地势最低的田地里。人们用智慧与辛劳开垦的一道道梯田,组成了壮丽的景观。2013年,元阳梯田成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农民们照顾水稻生长、收获成熟稻谷,都有自己的“法宝库”。在《盘中餐》里,小朋友们能够一一认识这些劳动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收割用镰刀,打谷用木桶,翻晒用谷耙,脱壳用水碾……

为了获得好收成,农民伯伯、阿姨们把自己的汗水洒在了田间,把细心的呵护付与了秧苗,把劳动的智慧倾注进谷粒。向农民致敬,我们尊敬、亲近、热爱这些智慧与勤劳兼具的人们!

九神鹿绘本馆            

《盘中餐》是中少总社“九神鹿绘本馆”系列中的一本。九神鹿绘本馆诞生于2014年,以汇集、出版优秀的中国原创绘本、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希望透过这些带有浓厚中国体温的原创绘本,为中国孩子构筑纯净善良的童心世界,将充满意趣的中国故事借助九神鹿绘本馆的桥梁呈现在世界儿童面前。

11年来,已出版《一条大河》《中国》《人工天河 红旗渠》《盘中餐》《十面埋伏》《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桃花源记 小渔儿》《爸爸的秘密》《喊月亮》等33种作品,获得近百种国内外大奖。

《总有好办法:意外的发现》

为何能获得博洛尼亚童书展认可与推荐?

敬请期待后续推送~

作者: 编辑: 张欠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